武汉大学帕金森氏症研究获进展
能否找到神经元的编程机制,使帕金森氏症、阿兹海默氏症等患者得到更有效的治疗?
记者从武汉大学了解到,该校首次以第一作者单位在国际顶尖杂志《细胞》上发表的论文,揭示了一种编程机制。这在医学上对于进一步提高神经细胞重编程的效率和转化有着非凡意义。
论文于10日发表。第一作者是薛愿超,在武大生命科学学院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开始该课题的研究,博士毕业后在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完成后续的研究工作;通讯作者是国际知名华人学者付向东教授,早年毕业于武大,现为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细胞与分子医学系教授,及武大长江学者讲座教授、“千人计划”特聘教授。
近年来的研究发现,部分因子或分子可以将成纤维细胞重编程为神经元细胞,但科学家们对于成纤维细胞重编程的分子机制仍知之甚少。付向东教授领导的国际研究团队解析了一种全新程序,该程序可将成纤维细胞重编程为功能性神经元细胞,并揭示了重编程过程中命运决定因子的特征、程序及其分子机制。
这意味着,科学家们可能提供一种新的策略,来修复受损或患病的大脑,尤其是在退行性神经疾病如亨廷顿舞蹈症、帕金森氏症、阿兹海默氏症等的治疗上,有着广泛的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