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帕金森病 Parkinson's disease
帕站首页 专题讨论 帕金森病 放心医生 中医与帕 病友故事 留言交流 脑起搏器 专家解答
 
(第1页,共9条)
webmaster:少年“帕金森病人”的心愿   日期:2005-8-23 [回复1楼]

  少年“帕金森病人”的心愿
  19岁的哥哥焦涛,8岁就患上了帕金森病
  14岁的弟弟焦飞,疑似帕金森病患者
  不久前,焦飞致信本报,愿意捐献自己的器官,为社会做点贡献——
  人民网河南视窗讯 东方今报报道:“我哥和我的病没钱看,窝在家里如果发展到死,那身上的健康器官也白白浪费了,所以我哥和我愿意把身体无偿捐给科学家、医生,他们一定会研究出来治这种病省钱的办法。如果现在有谁需要哪个器官我也情愿献给他。”——三门峡市卢氏县五里川镇五里川村焦飞
  “我和我哥想把身体捐给科学家,让他们在我们身上做实验搞研究。我们愿意无偿献出我们身上的任何器官去救别人,因为我想你们肯定能帮助我和我哥实现心愿。”
  写信的人是三门峡市卢氏县五里川镇五里川村的焦飞,他用一张张从作业本上撕下的泛黄的纸给本报寄来了一封信,在信里,他一笔一画地写下了自己和哥哥的承诺。
  焦飞,14岁,疑似帕金森病患者,去年在读初中一年级时辍学。
  焦飞的哥哥焦涛,今年19岁,8岁时就患上了帕金森病,读完小学一年级后被迫休学。
  【爸妈经常带哥哥出去看病,一走就是很多天】
  我们是农村人,从我记事起,就记得爸爸妈妈在忙完山上地里的活后,就要外出打工挣钱。我哥没有像其他孩子一样上学,天天在家里喝药。晚上,妈妈不顾劳累,还教他写字、学文化。
  我和哥哥没有玩具,只有妈妈从邻居家借来的一些小学课本,我们天天翻着看。
  我哥哥7岁时得了一种病,叫震颤麻痹,也叫帕金森病,腿脚不灵便,走路时用不上劲。
  我上小学时,爸爸妈妈经常带哥哥出去看病,一走就是很多天。他们把我一个人丢在家里,让邻居照看我。一到晚上,我就想妈妈想得哭。那时,我天天放学后站在路边,盼望他们回来。
  这两年,哥哥的病严重了,每天只能坐着度过。我上六年级以来,妈妈每天都很吃力地把哥哥扶上床睡觉,帮他脱衣服、盖被子、伸腿,帮他穿衣服,喂他吃药、吃饭。
  可是,哥哥总觉得对不起妈妈。他常说,是他连累了妈妈,自己都这么大了,吃喝拉撒还得让妈妈伺候。好几次,哥哥努力自己倒水喝药,却把手烫了几个大泡,但他却咬着嘴唇没有哭出声。他心里很不好受。哥哥说,如果谁能治好他的病,叫他干什么都行。
  1999年,妈妈去西安西京医院给我哥哥看病时,医生说,这种病在小孩身上很罕见,若不及时治疗,病情将逐年加重,神经系统不能工作,浑身僵硬,一段时间后出现各种并发症,生命难保。当时,因为拿不出六七万元的医疗费,爸爸妈妈只得拿着诊断结果离开了西安。
  从西安回来后,爸爸妈妈到处打工挣钱,就是为了给哥哥看病。
  兄弟俩相互搀扶着,他们不知道到底还能走多远
  【老师让我休学时,我哭了】
  很小的时候,我就听说有教人当医生的大学。我暗下决心:要努力学习考上大学,给哥哥看好病,不让妈妈再受苦受罪。可是,我的决心实现不了了。
  从前年起,我的手也开始打颤了,腿也开始不灵活了,走路总是摔跤。在学校,我不能再像其他同学那样开心地上体育课了。
  上初中后,为了少摔跤,我总是下午放学不回家,一直饿到晚上10时下夜自习才回家吃晚饭。一个人坐在空荡荡的教室里看书,忍受着饥饿,心里很不是滋味。尽管我处处谨慎,但还是经常不由自主地摔倒。因为不想让妈妈担心,不管摔多疼我都忍着不告诉妈妈。
  我的班主任胡老师对我的期望很高,但我不敢告诉他,我怕失学。上学期,胡老师说我是班上进步最快和最懂事的孩子。如果我退学了,怎么对得起胡老师对我的期望。
  可是,最害怕的事情发生了。(今年)5月的一天晚上,我在回家的路上又一次摔倒了,右手手指碰骨折了,我没有哭。妈妈问我时我也没有哭。但是,老师让我休学时,我哭了。我不愿离开课堂,我很想上学读书。
  (今年)6月,外婆来我家住。晚上睡觉时,我听见妈妈低声对外婆说,我的症状和我哥开始得病时症状一样。
  【我俩不在了,父母他们还咋活】
  现在我也得病了,要给我俩看好病,得一二十万块钱,妈妈真的没办法。
  听说卖肾可以换到钱,妈妈就叫外婆到我家照看我们几天。她凑够路费后,就去大城市、大医院卖肾换钱。我听见外婆哭了,妈妈也哭了,我和哥哥在另外一个屋里,躲在被窝里哭,我们恨自己拖累了妈妈。
  爸 爸妈妈给我哥哥治病、供我上学太辛苦了。妈妈长年在砖场、木工厂干活,回来累得不想吃饭还得给我们做,还得伺候我们。爸爸的背累弯了,也越来越瘦了。
  前几天,爸爸妈妈到西峡找中医给我们看病。来回两天,他们一口水都没有舍得买,却给我们买了很香的饭。他们说,坐车晕车吃不了东西。现在我才知道,他们为啥不吃饭、不喝水。
  我们不想让爸妈受罪,但又没有办法。将来有一天,我俩不在了,五六十岁的父母没了孩子、欠着外债,他们咋活啊?
  【妈妈抱着我们哭了,千难万难也要挺过去】
  我俩非常想减轻爸爸妈妈的负担,想来想去,决定离开爸爸妈妈。
  一天上午,趁妈妈去干活时,我拧开了农药瓶盖,(但)被我三妈撞见了,她夺走了药瓶。我妈从厂里回来后,先是生气地打我们俩,然后又抱着我们哭着说:“我们一家谁也不能死,就是卖房子卖地、砸锅卖铁、筋骨累断,千难万难也要挺过去。”
  我记得电视上演过,有个病人知道自己的病治不好后就把眼角膜捐献给了别人,别人能看见东西了;也有人为了救别人把自己的肾捐了出去,他们啥都不图,我很敬佩他们。
  我想,我哥和我的病没钱看,窝在家里如果发展到死,那身上的健康器官也白白浪费了,所以我哥和我愿意把身体无偿捐给科学家、医生,他们一定会研究出来治这种病省钱的办法。如果现在有谁需要哪个器官我也情愿捐献给他。
  这样,我和我哥就能像电视上那些人一样为别人做好事了。01
  ◆心语:
  妈妈李少荣
  好端端的儿子为啥都得了这种怪病。老大的病没有治好,我就觉得对不起孩子,没想到,小儿子也得了这种病。苍天,你为什么要这样折磨我,我受不了了,受不了了。
  我不知道自己该到哪里去找需要肾源的人,我想到大医院问问,如果运气好的话,让我遇到这样的好机会,让我的孩子们重返校园。
  爸爸焦民朝
  实在没有办法了,能借钱的地方都没有,我一天打小工只能挣十几块钱。
  哥哥焦涛
  妈妈很疼我,给我揉腿,冬天睡在我脚头照顾我。爸爸也很疼我,看病时背着我走。我的病让我很难受,可是我能感到家里的温暖。
  弟弟焦飞
  我听见外婆哭了,妈妈也哭了,我和哥哥在另外一个屋里,躲在被窝里哭,我们恨自己拖累了妈妈。
  焦飞初一班班主任胡晓林
  焦飞的成绩属于中等偏上一点,出了这样的事,我们学校也帮不上啥忙。
  ◆链接
  帕金森病又称震颤麻痹,典型症状是震颤、四肢僵硬、运动障碍;早期通常出现肢体不由自主的抖动;中晚期则会丧失平衡感,容易跌倒,最后导致生活不能自理。
  帕金森病是老年人中第四位最常见的神经变性疾病。在65岁以上的人群中,患病率为1%;在40岁以上的人群中患病率为0.4%,但儿童期或青春期发病(少年型帕金森综合征)的极少。(杨非/文 今报记者) 

赤脚民医:苍天何忍!  邮箱:cjmy999@sina.com  日期:2005-8-24 [回复2楼]

  苍天何忍!
  该患者住处距我处不算太远,我将与他们联系,但愿能帮上什么忙。天可怜见! 

卢兆基:少年帕金森病人的救赎  日期:2005-9-1 [回复3楼]

  少年帕金森病人的救赎
  一家医院的博士对他们进行了基因检测,试图以此揭示“遗传性帕金森病”的遗传学本质,并对“早发型帕金森病”做出河南“标本解读”。
  另一家医院的专家们要对病情较重的哥哥进行手术。对19岁的帕金森病人进行手术,这极有可能是全国第一例。这对医生和医院是一种挑战,对医学来说,则意味着一次非同寻常的探索。
  焦涛、焦飞这两个少年帕金森病患者,以这种方式实现着自己“献身科学”的愿望。而医学界对他们无私的拯救,其实也是医学本身的一次自我救赎。  
  《少年帕金森病人的愿望》在本版刊登后,反响强烈。数十家医疗单位表达了愿意为患帕金森病的焦涛、焦飞兄弟提供帮助。郑大一附院的博士要为他们免费进行基因检测,河大一附院则乐意为病情较重的哥哥焦涛免费实施手术。
  8月27日,一行人带着一丝希望踏上了奔赴三门峡卢氏县五里川的救命之旅——
  给客人煮鸡蛋茶,这是当地最隆重的待客方式
  8月27日7时左右,记者和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遗传病研究中心孔祥东博士一行四人,驱车赶赴三门峡卢氏县五里川村,400公里之外,少年帕金森病患者焦涛以及他的爸爸、舅舅等亲属正望眼欲穿地等待他们到来。
  由于路程遥远,路况不好,直到下午4时博士一行才赶到地处深山的五里川村。
  车一进村,焦涛的爸爸就远远地迎了过来。“这几天,涛涛天天问我,那两个记者叔叔还来不来啦?”焦涛的父亲焦民朝说这话时,眼里的泪不停地打转。
  孔祥东博士走进屋子,坐在床上的焦涛努力把身子向前方探了探,微笑着点了点头,年迈的外婆紧紧握着他的手。
  焦涛的两个舅舅,一个从县城赶到五里川村,一个和焦涛的外婆一起从另外一个山村赶来。焦涛的叔叔从树上打下了半簸箕的鲜核桃,焦涛的两个婶婶在厨房里忙着煮鸡蛋茶。据说给客人烧鸡蛋茶是豫西地区农家接待来客最隆重的方式之一。
  但是,时间其实很紧张。孔祥东博士和他的助手顾不上旅途劳累,就开始抽取焦涛及焦涛多位亲人的血样。抽血时,焦涛脸上没有一丝伤感,倒是他年近古稀的奶奶伤心地捂着嘴哭了。
  19年来,第一次坐着轿车离开家
  8月27日傍晚,6年没有走出山村的焦涛坐上了本报的专车,河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已经答应要免费为他做手术,此行主要是先到医院接受检查。这是19岁的他有生以来第一次坐轿车。被父亲和舅舅架着上车时,焦涛号啕大哭。焦涛的外婆用手绢擦去他满脸的泪水,“孩子,别哭了,很快就要好了。”
  汽车在崎岖的山路上盘旋,焦涛不时把头探到窗外,最长的一次侧目远望近30分钟。虽然在山村里生活了19年,但是,焦涛对山里的一切似乎显得很陌生,对窗外的绿色和群山充满了好奇。同行的焦民朝说,由于患病,自尊心很强的孩子总是不愿走出家门。过年村里放烟花时,他扶儿子到门前的小山头上观看,那对儿子来说是一年中盛大的风景。
  一路上,一直担心儿子会晕车的焦民朝欣喜地发现,焦涛并没有表现出太多的不适。“没事,我很舒服。”焦涛说。
  返回郑州时已是夜晚12时。随行的本报摄影记者袁晓强几次想喊醒焦涛看看郑州市的夜景,毕竟这是焦涛第一次来到省会,但看着睡得香甜的焦涛,袁晓强不忍心打搅。
  蒙蒙秋雨里,爸爸背着儿子走进医院大门
  自8月24日以来,焦飞在妈妈的陪同下一直在郑州市一家医院暂时接受治疗。8月28日上午,一家人在焦飞看病的医院团聚了,说不清该欢喜还是悲伤。下午,在记者陪同下,焦涛和爸爸妈妈一起赶往开封河大一附院。在前往开封市的路途中,焦涛的父母多次询问记者:“这家医院会不会说的是免费,可到时候还要收取检查费啊?俺家给孩子看病花空了。”休息一晚后,按照约定,第二天上午要为焦涛会诊。
  8月29日上午8时11分,蒙蒙秋雨里,焦民朝背着19岁的儿子焦涛走进河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大门。
  当天上午,由脑外科主任何承牵头,多位专家为焦涛进行了会诊,并做了几项必要的医学检查。
  70岁高龄的河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主任医师何风增专程赶到医院。他说,他花了一上午时间查阅了很多资料,但目前还没有发现国内治疗少年型帕金森病的方案。上世纪70年代以前,我国治疗帕金森病多采用手术,但是,左旋多巴(一种治疗帕金森病的药物)出现后,手术就很少被使用。
  在为焦涛做完各项必要检查后,何承主任表示,待孔祥东博士的检测结果出来后,他们将为焦涛做微创伤立体定向手术。但是,他希望病人亲属对手术要有个正确认识,不可能手术后病人就能行走。在他们医院做的上百例帕金森病手术中,年龄最小的也在30岁以上。像焦涛这个年龄的还是第一次,据称,焦涛的手术有可能是全国第一例少年帕金森病手术。
  焦涛的手术有了着落,但是,焦民朝和妻子李少荣心中的石头仍然没有落地。他们无法接受焦飞也很有可能是少年帕金森病患者这一现实。此前,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一位儿科专家曾给焦飞做过检查,认为焦飞的病就是遗传性的帕金森病。目前,没有什么好的治疗办法,只有让病人服药。何风增也告诉李少荣,孩子服药后可以继续上学。
  但是,李少荣担心焦涛的悲剧在焦飞身上重演:服了10余年的药,症状不但没有减轻反而连路都走不成。
  何风增问:“发病两年,这孩子吃过药吗?”李少荣说:“没有,我害怕他也落个这结果(跟焦涛一样),没有让他吃药。”“怕也不行啊,这不是怕的事,应该给孩子用药。”01
  ●基因检测意义
  孔祥东博士说,这项基因检测工作满足了焦涛、焦飞两兄弟“给科学做贡献”的心愿。但是,“短时间内,他们兄弟俩不能从中受益,不过,这项检测将为今后帕金森病的防治作出有益的贡献。”他们试图去揭示早发型帕金森病的遗传学本质。如果证实了早发型帕金森病基因的存在,对该病的预防、治疗和诊断将有重大意义。
  据孔祥东博士介绍,他最近查阅了国际上最权威的科学杂志——《科学》,去年该杂志首次披露早发型帕金森病的基因。目前,国际上报道的遗传性帕金森病仅有3例,我国台湾、西班牙和意大利各1例。但是,关于少年帕金森病的可查资料国内极其少见。
  ●基因检测过程
  首先用食盐经过七八个步骤后提出全血的淋巴细胞,然后用类似肥皂的东西把细胞破坏掉,DNA就能释放出来,然后用特异探针,像钓鱼一样把帕金森病PINK1这个基因从两三万个基因中钓出来。最后,用DNA测序法检测出帕金森病PINK1这个基因是否有突变。正常人都有两个PINK1,如果有一条表现不正常,那么这个人就是病人。如果有突变,就可以判断这个基因和帕金森病有关。找准这个基因突变的位点后,就可以针对这个突变进行治疗和产前诊断。
  ●帕金森病两种发病方式
  帕金森病有两种发病方式,一种是散发性,如邓小平、陈景润、拳王阿里等,这些发病者没有家族史。另外一种是遗传性的,而遗传性的帕金森病又有两种遗传方式,一种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他们的后代都是患者,而且男女比例一样。另一种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特征是患者父母不发病,但他父母的基因一半有问题,后代患病的概率是四分之一,男女发病比例相同。如果是近亲结婚,后代患病概率增多。据估计,中国有200万以上的人患有此病。多数病人都是散发的,只有个别病例是家族性的。
  作者:杨非  

赤脚民医:信息反馈  邮箱:cjmy999@sina.com  日期:2005-9-9 [回复4楼]

  信息反馈
  见到焦氏二兄弟悲惨遭遇的介绍文章,我立即给他们家去了信。前两天,焦氏兄弟的母亲给我打来了电话,简单介绍了一些情况,形势不容乐观。焦母表示愿意接受中医参与救治。
  我觉得,焦氏二兄弟不但迫切需要医学界的技术和药物救助,也很需要社会各界的资金、精神援助。 

webmaster:少年帕金森病人抵汴 明日河大一附院接受免费手术   日期:2005-11-24 [回复5楼]

  少年帕金森病人抵汴 明日河大一附院接受免费手术
  《少年“帕金森病人”的心愿 》续   
  今报开封讯 昨日,少年帕金森病患者焦涛来到河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该院将为他做免费手术。
  焦涛今年19岁,自8岁患上帕金森病后一直休学在家,他弟弟焦飞今年14岁,是个疑似帕金森病患者。帕金森病又称震颤麻痹,儿童或青年患病者极少,兄弟俩的遭遇经本报报道后(详见2005年8月23日《少年“帕金森病人”的心愿》),数十家医疗单位表示愿意为焦涛、焦飞兄弟提供帮助。
  昨日,焦涛一家人来到河大一附院,据了解,焦涛的手术可能是全国第一例少年帕金森病手术。明日,焦涛的手术有望进行。
  来源:东方今报 记者 徐结怀  

良知:可怜无知的焦家呀,你被无良的医院骗了,唉,又是害人的细胞刀(毁损术)  日期:2005-11-30 [回复6楼]

  可怜无知的焦家呀,你被无良的医院骗了,唉,又是害人的细胞刀(毁损术)
  昨日上午,19岁的少年帕金森患者焦涛,第一次走上了河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脑外科手术台。从今年8月23日刊发《少年“帕金森病人”的心愿》一文后,焦涛和可能同患帕金森的弟弟焦飞,一直都在今报的密切关注和真情帮助中。
  这是一个罕见的病例,国内还没有对这么小的帕金森患者进行手术的先例。在手术台上,记者亲眼看到,焦涛右脑内的苍白球、丘脑腹外侧核先后被切开,医生神奇地解除了他左腿与手臂的僵硬与振颤,焦涛弯曲变形的手指伸直了!
  【一个保守的愿望】
  “让他的现状得到最大的改善”
  11月24日下午1时30分,河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父亲焦民朝将焦涛背回病房。焦涛剃了个光头,为手术做好了准备。
  下午2时30分,一附院脑外科主任何承、神经内科主任田爱兰等专家,走进了焦涛的病房,进行手术前的会诊。
  田爱兰主任说,根据诊断情况,焦涛智能减退,植物神经、记忆力、理解力等许多方面都出现了问题,已经属于晚期帕金森病,对焦涛进行手术治疗效果最好。
  焦涛7岁就患帕金森病,肢体出现变形和僵硬现象,手术后能否站起来?对此,何承的回答比较保守。他说:“焦涛只有19岁,心肺功能正常,但他已经卧床七八年,几乎失去了做人的权利。我们决定免费为焦涛进行手术治疗,目的是让他的现状得到最大的改善,提高他的 生活质量。”
  因为焦涛的一场感冒,手术延期了。昨日早晨,医院决定,上午对焦涛进行手术。
  【一次惊险的手术】
  医生在焦涛头上切开一个口子
  昨日上午10时,焦涛坐在轮椅上,医生为他安装立体定向框架,这个框架将帮助计算进行手术的位置。医生在焦涛头部选了4个点进行麻醉,麻药注射进去的地方鼓起了包。随后,医生将框架的螺丝固定到麻醉处。焦涛感觉到了疼痛,他的双脚不停抖动,轮椅踏板跟着发出振颤声。父亲焦民朝,急忙凑上前,透过门上的玻璃看着儿子。
  被推出病房的时候,焦涛见到了走廊里的父母,他放声大哭。焦民朝告诉记者,以前,他几乎没有见过焦涛流泪。父母帮助医生把焦涛推进电梯,接下来要做CT,取得脑部的图像资料,以便在计算机上寻找手术的靶点。
  10时30分,焦涛上了手术台。
  10时50分,心电监控仪开始工作,医生对他的头部进行消毒。
  11时13分,医生在焦涛的头上切开一个3厘米左右的口子。
  11时17分,医生在焦涛的头骨上钻了一个直径约1厘米的孔。
  【一个奇妙的成功】
  变形的指头仿佛一下子被拉直了
  昨日11时50分,射频仪对准靶点,这是手术要破坏的第一个目标,切开脑部的苍白球,解决肢体僵硬的问题。射频仪开始进行30秒的切割工作,而对老年患者,射频仪一般要工作60秒。射频仪工作结束,何承让焦涛伸手、蜷手,伸腿、蜷腿。焦涛按照医生的指示活动,虽然说腿很“困”,但还是完成了。这个动作,焦涛以前需要父母帮助才能完成。
  12时05分,何承决定切开第二个靶点:丘脑腹外侧核。射频仪又工作了30秒。
  “这一枪好像比上一枪厉害!”射频仪工作再次结束后,何承脸上出现了微笑。在何承的要求下,焦涛的左手臂突然抬了起来,手指全部伸直了,这让在场的记者惊奇不已:焦涛原本僵硬的左手,完全成了一只正常的手,变形的指头,仿佛一下子被拉直了,他的左腿也变软了。何承说,这次手术,解决的是焦涛左半部分身体的振颤僵硬问题,右半部分一年以后才能进行手术。
  【一家由衷的欢喜】
  “从来没有这么舒心过!”
  手术时,焦涛的父母一直在手术室外徘徊。焦涛被推出手术室时,父亲立即上前帮医生抬起他。父亲在焦涛的左侧,碰到焦涛胳膊的一刹那,眼泪一下子涌了出来。他明显感觉到,儿子这只僵硬7年的手温柔了,没有颤抖。此时,焦涛笑了,一家人都笑了。
  焦涛说,医生通知第二天有望进行手术时,那一夜成了一家人的不眠之夜。焦涛晚上睡了不到4个小时就醒了,父母轮番做他的思想工作,让他不要有思想压力。
  终于,这个令人担心的时刻过去了。
  昨日下午2时,手术已经结束,焦涛的父母还没有吃饭。父亲焦民朝告诉记者:“一点也不饿,从来没有这么舒心过!”他说,自己真想给医院的大夫磕个头。
  焦民朝说:“现在最大的心愿,就是盼望两个孩子能养活自己。”而在手术之前,他从没有这个想法。他说,那时只想着过一天算一天。现在,他打算在焦涛恢复正常后,等有了积蓄,再带焦飞来进行手术。
  【一个医学上的收获】
  手术弥补了临床上的空白
  40岁的何承,从2000年开始就致力于帕金森手术的研究。当他从《东方今报》上看到有关焦涛的报道后,他对同事说:“这是一个罕见的病例,我们一定要帮帮这个家庭!”
  院领导同意了何承免费为焦涛治疗的想法,接下来,脑外科组织专家开展了一系列的会诊工作。何承还专门致电南京军区总医院的专家谭启富、上海瑞京医院的孙伯民教授,他们都是国内功能神经外科的权威。经多方查询后,何承告诉记者,这是国内第一例少年帕金森手术。
  何承告诉记者,大脑内有一种特定结构,这种结构萎缩后,激素减少,就会引起帕金森病,随着老龄化增加,帕金森病有上升趋势,发病率已达万分之一。他说这个罕见病例弥补了手术治疗的临床空白,积累了临床经验,对今后相关病例的治疗有指导价值。
  【一位母亲的感激】
  “开封的冬天很温暖”
  昨日下午6时许,焦涛的母亲给记者打电话说,她们一家人有一连串的人要感激。这些人,都是在《东方今报》上看到焦涛的事迹后,表达了他们对焦涛的关爱:南阳市工商银行温先生,寄给焦涛1000元;郑州一位女干部,没有留名,给了500元;卢氏县五里川镇政府捐款6600元;五里川镇中学和小学捐献初中用书,学习用品;长葛市石象乡政府干部张振亮捐款150元;贵州一好心人邮寄了中药。
  焦涛的母亲说,焦涛的左手能伸直、放下,不再僵硬了,有希望了,一家人被爱心包围着,开封的冬天很温暖。
  “帕金森少年”
  焦涛的2005年
  ●8月中旬
  三门峡市卢氏县五里川镇五里川村14岁的焦飞,写信给《东方今报》,称他19岁的哥哥焦涛8岁就患上了帕金森病,自己也是疑似帕金森患者,一家人一筹莫展,兄弟俩愿意捐献自己的器官为社会做贡献。
  ●8月23日
  今报在《非常档案》版上,以《少年“帕金森病人”的心愿》、《你们来了,我就有了信心》为题,报道了焦涛兄弟的病情与心愿,并在头版上做了突出处理。
  ●8月27日
  《少年“帕金森病人”的心愿》刊登后,反响强烈。27日傍晚,6年没有走出山村的焦涛坐上了本报的专车,河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答应要免费为他做手术,此行是到医院接受检查。
  ●8月29日
  上午8时11分,蒙蒙秋雨里,父亲焦民朝背着19岁的儿子焦涛,第一次走进河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大门。 

卢兆基:请看我给《东方今报》徐记者的回信  日期:2005-12-19 [回复7楼]

  请看我给《东方今报》徐记者的回信
  毁损术(细胞刀)治疗帕金森病是一种过时的手术,1997年进入中国,曾经风靡一时,各大报章纷纷说“小小一根针,根治帕金森”,但是,并没有这么神奇。术后有的患者失语,有的一个眼睛失明,有的“中风”。而且疗效期很短,绝大多数半都在年复发,年轻患者的疗效就更短,个别患者只有20多天效果。更加可怕的是,做了此手术后就永远没有康复的希望,因为手术过程中,医生要用强电流烧毁大脑中一个细胞核团。此手术在国外早已被淘汰,国内的大医院也开始取缔此手术。我认为此手术唯一适合的就是,当患者吃什么药都没有效果了而又没钱做脑起搏器手术,可以孤注一掷试一试。 

随风飘雪:帮帮我的妈妈  邮箱:www.zhangpan1984@163.com  日期:2006-12-30 [回复8楼]

  帮帮我的妈妈
  我的妈妈刚查出有帕金森病,不知道该怎么办?现在吃的是西药啊,我队对他的身体会有影响啊,现在吃药吃的饭都吃不上啊!我、该怎么办啊 

为了妈妈:帕金森  邮箱:331378843@qq.com  IP:113.91.185.53  日期:2011-3-7 [回复9楼]

  帕金森
  我妈得了这个病六年了,之前也做了细胞刀手术,但现在越来越不好了,她很看不开,想过各种方法都不行,如果需要人体实验的我妈说可以去做,她都不想活了,也想器官捐赠,谁有什么好的方法请你联系我,谢谢 

输1-2个字  (共9条)